聚焦两会 | 助力低空经济,蓄势腾飞
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25-03-12 来源: 本站
继202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,低空经济在2025年再度被重点强调!今年报告明确提出“推动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”,并引发热议——这万亿级赛道正从“政策风口”加速迈向“现实场景”。

近年来,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,低空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。然而,如何让低空经济真正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成为惠及大众的产业,是关注的焦点。
“救命通道”:应急救援成技术制高点

“医药血液紧急送达、火灾地震快速响应,低空飞行器的准确投送能挽救无数生命。”多位委员指出,应急救援领域技术门槛高、需求迫切,将成优先突破方向。目前重庆消防无人机已占全国30%市场,高原救援订单超50架。
“立体物流”:破解山区海岛配送难题

顺丰、京东等企业无人机日均配送量超30万单,覆盖3000余偏远村镇。但代表提醒:“大规模商用需解决后一公里起降点布局和超低空导航精度问题。”
“天空文旅”:观光打开消费市场

深圳“无人机灯光秀”单场观众破百万,上海“空中剧场”试水文旅新场景。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,为城市文旅场景注入了新活力。
“智能工农业”:高效测绘巡视

农业测绘、电力巡检等工业应用也已进入规模化阶段,2025年农用无人机保有量预计超1万台。
五大堵点卡住万亿市场脖子
1.“看不见”的网

“自主导航依赖空天地一体化网络,现在很多区域还是信号盲区。”代表疾呼加快低空智联网建设,深圳已率先启动5G-A全域覆盖计划。
2.“空中交规”缺失

“一个城市未来可能有上万架飞行器,但空管条例尚未出台,区域管理标准不统一。”委员建议加快推出《空域管理条例》,并开发低空交通数字孪生系统。
3. 供应链“卡脖子”

尽管电池、电机等核心部件加速国产替代,但高精度传感器、飞控芯片仍依赖进口。代表强调:“需设立低空经济专项供应链基金,避免‘造得出飞机,造不好零件’。”
4. 成本之“困”

“当前无人机配送成本是陆运的8-10倍。”专家指出,需通过规模化应用摊薄成本,例如重庆规划新建1500个起降点,构建“低空高速物流网”。
5. 安全“焦虑”

“安全事故会摧毁整个产业!”代表委员联名提案:建立全域低空安全监控平台,强制飞行器接入国家空管系统,实时追踪每一架飞行器状态。
低破局关键:代表委员开出“药方” 立法先行:清理现有200余份低空相关文件,推动《空域管理法》立法,杜绝“一城一策”;
基建狂魔2.0:将起降点、充电桩、测试场纳入新基建,深圳已规划1200个起降点;
空管革命:开发“低空经济大脑”,用AI大模型动态分配空域资源;
场景开放:设立低空经济创新特区,允许医疗急救、景区观光等场景先行先试。
两会深入探讨了低空经济的应用前景及其面临的挑战,特别是在应急物流、观光旅游、常规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潜力。同时,代表委员们指出了网络设施、空运管理、供应链、安全标准等关键问题,并提出了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、制定空管大模型和完善空域管理法律等建议,以推动低空经济的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全国政协委员羊毅表示:“中国已经迎来低空经济的黄金机遇期与产业腾飞期,低空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激活消费新业态。空中之城将不再是梦想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