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耳其地震已致超2万人遇难 无人机开辟空中通道助力地震救援
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23-02-13 来源: 本站
["wechat","weibo","qzone","douban","email"]
2月6日,土耳其发生两次7.8级地震,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截至目前,强震已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超2万人遇难。土耳其副总统奥克塔伊表示,土耳其有17674人遇难,72879人受伤。相关官员和医护人员称,叙利亚则有3377人死亡。
“黄金72小时”已经过去,专家担心遇难人数可能还将大幅上升。视受伤、受困、有无足够空气和水、天候等情况而定,坍塌建筑中的受困者可能只能撑一周左右。

救援机构还警告称,降雪以及缺水、通讯和电力供应可能导致致命的“次生灾难”。人道主义组织CARE的土耳其紧急反应协调员拉鲁德表示,最迫切的需求是冬季保暖用品,此外,电力和电话通信仍然不稳定,寒冷、饥饿和痛苦笼罩着成千上万无家可归的人。

随着对环境的破坏,世界各地的地震灾害事件发生的越来越频繁,这不仅严重威胁到了许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,并且这也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性,而随着科学技术、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发展,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救援逐渐出现在灾害救援的第一线,其取代了以直升机和运输飞机等有人飞行器进行航空救援。

无人飞行器有制造成本低下、便于救援人员操作、灵活性高等特点。在对灾区地形测绘、灾区的实时监控、构建通讯基站、物资与医疗设备的投放扮演者重要的角色。
那么无人机在地震中是怎么履行自己的职责呢。其实在地震未发生时无人机就已经可以开始工作了,因无人机机动性好、传送信息更快更精的特点,让无人机在地震灾害预防方面具有优势,它可以进行全天候的地震侦察,在地震多发地带进行高频率巡视监测,为地震预警工作多一份可靠的保障。

地震发生后的山体崩塌,房屋倒塌,或引发泥石流等灾害导致救援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灾区情况,在受灾情况下往往遥感也会受天气影响不能准确反映受灾情况,而无人机可以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正摄影图像,生成灾区DOM数据,通过无线通讯网络,将其获取的信息实时传送到救援指挥中心,从而第一时间部署有效方案。


在受灾现场,为了更好的提高救援的效率,就要保障灾区通讯的信号畅通,对于灾后复杂的地形,相较于人力恢复通讯的工作,对于无人机来就简单多了,利用无人机搭载通讯中继设备,恢复通讯信号,让救援工作开展的更为顺利。前线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传达到指挥中心,这在救灾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。

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在地震救灾中的应用或许会更为广泛和多样化,数字鹰对无人机的探索与改造也会努力地突破桎梏,能让其在更多领域物尽其用。